飞机尾流控制的SPIV实验研究
利用简化的飞机模型,通过改变尾翼的迎角及展弦比,试图建立一种能加速自我消亡的尾流涡系统.本实验在拖曳水槽中进行,运用SPIV系统进行测量,获得了一系列空间切面的2D/3C数据,给出两种不同尾翼情况下的SPIV观测结果,并与无尾翼情况作了对比:若没有尾翼,翼尖涡能单独地存在很长时间,而如果选用合适的尾翼设置,由于尾翼涡和翼尖涡相互作用触发出的Rayleigh-Ludwieg不稳定性(The Rayleigh-Ludwieg instability),尾迹涡的涡核可以在飞机下游约35个展长位置处就破裂掉;另外,为了有效地使尾迹涡破裂,必须使Rayleigh-Ludwieg不稳定性的”触发”发生在翼尖涡完全发展后,触发时间的控制可通过调整尾翼迎角及展弦比来实现.
尾流涡 SPIV实验 不稳定性 飞机 尾翼 尾流控制
黄烁桥 申功炘 Robert Konrath Carl F.v.Carmer Kompenhans Jügen
航空工程与科学学院流体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北京,100083 Institute of Aerodynamics and Flow Technology, Germany Aerospace Center (DLR), Gottingen, Germany
国内会议
北戴河
中文
148-153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