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股骨头坏死:治疗选择的病理学基础

由应用皮质类固醇和酒精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多见于青少年,双侧髋关节发病占63%~80%。股骨头坏死一经发生,则宿主的修复反应随之启动.由于患者的年龄不同,病因各异,坏死部位、坏死面积大小等均不同,患者之间修复能力差异较大.充分了解股骨头坏死及修复期的个体病理特点。选择性采用目前已证明行之有效的保存关节(joint-preserving procedure)的治疗方案,诸如观察、免负重、促进骨修复或抗凝、增加纤溶的中西药物、体外震波、电磁场、髓心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各种带血管的植骨术、不带血运植骨术、最终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不同分期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均有不同的疗效。如果能针对个体的病理及修复情况,选择性地应用更适合每位患者特点的治疗方案,则更可使患者在选择性应用创伤最小,费用最省而达尽可能好的疗效。

股骨头坏死 骨修复治疗 药物治疗 病理学 皮质类固醇 髋关节 临床疗效

李子荣

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

国内会议

2007第二届全国骨坏死及髋关节疾病学术会议

大连

中文

18-19

2007-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