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动态增强研究
目的:探讨MSCT对肺内结节性病变进行动态增强研究的扫描方法及后处理技术.综合分析动态增强早期及后期结节的组织密度变化,定量评估肺结节的血流模式,并探讨其在肺内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69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使用GELightspeed 16排探测器螺旋CT,采用5mm×4层轴扫模式,非离子对比剂总量1.5ml/kg,4.0ml/s流速.两个时相扫描:6~48s,间隔2s;60~180 s,间隔20s.利用GE AW4.2工作站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先后在主动脉及结节内BV较大的区域画出ROI,得出主动脉及结节的T-DC,记录结节的平扫CT值、增强峰值、末次CT值、峰值时间,并计算出强化增值、S/A值及消退值等.69例中经病理或临床观察证实的53例分3组进行分析.恶性组34例,良性组13例,活动性炎性组6例.比较各组的平扫CT值、强化增值、S/A值、消退值、峰值时间等,并分析各组的T-DC类型及强化类型.统计学分析由SPSS软件10.0版本完成。
肺内结节 MSCT 动态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 螺旋CT
张雪林 李新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国内会议
牡丹江
中文
143-144
2007-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