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05.6”广东罕见特大致洪暴雨形成机理分析

利用了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和NCEP1°×1°格点资料,从形势场配置、水气供应、动力机制以及垂直螺旋度等方面对广东罕见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强度偏弱,副高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西风槽前的冷空气共同作用是广东罕见特大致洪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南海夏季风全面爆发,强盛低空急流为广东连续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上下配置激发强烈上升运动;大暴雨区上空垂直螺旋度分布呈中低层正、高层负的分布特征,其量级比常规的大102hPa·s-2倍;700hPa等压面上,垂直螺旋度分布和天气系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特大暴雨过程中垂直螺旋度正值区长轴与700hPa的切变辐合线走向和移动方向一致;广东暴雨范围和量级增大期间,其上空垂直螺旋度具有中低层正、高层负螺旋度闭合中心向低层明显传送的特征.

暴雨 雷达回波 卫星云图 天气分析

姜丽萍 尤红 黄静 马慧

中山市气象台,广东,中山,528400 玉溪市气象台,云南,玉溪,653100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285-292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