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观照与历史叙事——渡也80年代诗歌的人文精神
渡也原名陈启佑,台湾嘉义人.1953年生.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和中央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手套与爱》、《阳光的眼睛》、《愤怒的葡萄》、《落地生根》、《最后的长城》等,以及散文集《永远的蝴蝶》、诗论《渡也论新诗》等多种.渡也曾是现代诗社的中坚,也是80年代台湾诗坛的焦点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在同时代诗人群中有显著的特色.他早期主要经营爱情诗的创新,有台湾诗坛的”爱情圣手”的美誉.诗集《手套与爱》便是他献给爱神的第一朵美丽奇妍的鲜花.在这些爱情诗篇中,诗人以奇特惊异的艺术构思和虚实化合的结构流程、丰润的诗情和机智的灵性营构出独特的审美空间.80年代之际,随着现代诗的自我反思,以及对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的整合,渡也的诗歌创作也由此形成了新变.80年代他有两本重要的诗集,一是《落地生根》,二是《最后的长城》,本文就这两部诗集窥探一下渡也的变化.
历史叙事 现实观照 渡也 诗歌创作 人文精神
吴尚华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352-359
200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