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6年春季东北亚地区沙尘暴过程的统计分析

本文中参考传统的沙尘天气过程定义提出了东北亚地区沙尘暴过程强度的划分方案,依此对东北亚地区2006年春季的沙尘暴过程进行了统计;对总计31次沙尘暴过程,从初始形成地点、沙源、路径类型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总结.统计结果表明:整个春季的沙尘暴活动都很频繁,沙尘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沙尘暴过程多数都起始于蒙古境内,在向下游发展的过程中,通常能得到蒙古境内和内蒙古高原上沙源的补充;而大范围的沙尘暴过程,多数以偏西路径和西北路径两种类型为主:在蒙古国境内(或中蒙边界地区)生成,向东南或偏东方向移动;在进入我国境内后,得到内蒙古高原上沙源的补充,继续向东南或偏东方向扩展.

大气污染 沙尘暴过程 统计分析 东北亚地区 2006年春季

刘洪利 牛涛 侯青 王亚强 杨元琴 周春红 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124-132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