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1993年至1995年病理确诊、CT扫描证实有咽旁侵犯的初诊鼻咽癌348例,按咽旁侵犯程度分为咽旁前间隙侵犯和咽旁后间隙侵犯,对5年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咽旁前和咽旁后间隙侵犯5年局控率分别为81.1%和66.7%(P<0.05);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2%和63.8%(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和43.9%(P=0.012);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结论: 咽旁前间隙侵犯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咽旁后间隙侵犯,咽旁后间隙侵犯是鼻咽癌预后差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临床分期上将其划归为T3期较为合理.

鼻咽肿瘤 鼻咽癌 咽旁间隙侵犯 预后分析

潘衍基 卫光宇 潘爱珍 刘冬生

52804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281-287

200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