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臺灣混凝土拱橋之技術發展

本文将介绍台湾混凝土拱桥之发展情形,从早期南投县古典式糯米桥,至近期完成之阳明山马槽桥、玛陵坑桥、北二高碧潭桥、鲤鱼潭桥、北宜高速公路冬山河桥及新丰溪拱桥.文中另将以台湾跨度最大之混凝土拱桥-冬山河桥及采完全悬臂工法施工之新丰溪外置预力拱桥为例,由结构配置、拱轴线之求得、预力配置、潜变、干缩等方面,深入浅出的介绍相关设计理念.此外,景观照明亦为展现拱桥特色之重要方式,以最近完成之冬山河桥为例,利用彩色灯光投射对桥拱内外作洗柱处理及桥面护栏嵌灯加滤色等手法,以强化夜间视觉之景观效果,而文中亦以照片介绍本工程之施工概况. 一般而言,混凝土拱桥之施工,如地势平坦、地面支撑良好,且支撑高度不高时,采用埸撑支撑架即可施工,但因一般拱桥量体甚大,且多位于谷地中,所以采节块施工常属必要,文中将介绍台湾拱桥于节块施工常用之三种方法:①钢骨架设法;②完全悬臂施工法;③部份悬臂施工法.藉以增进大家认识台湾混凝土拱桥于节块施工之技术发展情形.

混凝土拱桥 潜变 干缩 拱轴线 钢骨架设法 悬臂施工法

林正喬 鄭明源 戚樹人 張荻薇

中華顧問工程司

国内会议

第四届海峡两岸结构与岩土工程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808-818

2007-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