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云南秋季强降水位涡诊断分析
本文用NCEP资料对2004年云南秋季强降水进行位涡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干湿位涡均能较好地反映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相比较而言,干位涡能更好地反映暖湿气流活动和地面冷空气的移动路径.强降水发生期间,中高层强干湿位涡向低层传送,低层弱湿位涡向上伸展,低层暖湿气流与高层干冷空气汇合,加上辐合区切变的辐合机制,产生强烈上升运动,造成强降水.对流层中高层的干湿位涡强中心向低层传送方向与强降水雨带移动方向一致,传送期间中低层干湿位涡中心值变化与地面降水变化一致.当对流层高层对中低层位涡传送中断时,中低层位涡值明显减小,地面强降水结束.对流层中层的强于位涡源位于川东,表明该过程与9月2~6 日川东大暴雨有关.在云南秋季强降水中,500hPa上0.6<PV<0.8,MPV=0.15;700hPa上0.5<PV<0.75,-0.05<MPV<0.05。
强降水 干湿位涡 冷空气 天气系统
尤红 曹中和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6531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87-494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