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血管增殖与蒽环类药物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增殖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接受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LSAB法)检测78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标本中CD-31的表达,并结合微血管计数和随访结果,用X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微血管计数水平较高的病人5年生存率为65.39%,明显低于微血管计数水平低的病人85.52%(P=0.0066);肿瘤组织中高水平的血管增殖与病人无病生存率(P=0.0034)和总生存率(P=0.007)有很强的相关性. 结论: 肿瘤组织内血管增殖水平的高低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病人中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高水平血管增殖的存在不仅预示着病人可能在短期内复发或转移,同时也表明对蒽环类药物存在抵抗性,这可能是这类病人预后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乳腺癌 乳腺肿瘤 血管增殖 蒽环类药物 辅助化疗 化学疗法

余之刚 杨其峰 王建新 付勤烨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济南市,25003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

国内会议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625-633

200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