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基因的克隆
目的: 建立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基因的无性繁殖系,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癌机理作准备. 方法: 用PCR技术从HPV16基因组中扩增出295bp的E5基因序列,连接到pGEM-T中介载体,经PCR鉴定并序列测定,将阳性的重组pGEM-T用BamHⅠ/EcoRⅠ双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纯化备用.用BamHⅠ/EcoRⅠ双酶切表达载体pcDNA3质粒DNA,纯化后与HPV E5小片段一起,加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并转化到JM109菌株中,获得含HPV16 E5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和无性繁殖系,提取重组质粒DNA,经PCR和双酶切鉴定,认为HPV16E5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测序结果经计算机分析与文献报道一致. 结论: 经酶切分析、PCR特异扩增和序列分析证明我们成功构建了HPV16 E5镇和表达质粒,建立了该转化基因的无性繁殖系. 讨论:高危HPV E5是一种具有转化作用的癌基因,能明显延长角化细胞的寿命,刺激NIH 3T3 细胞非锚定型生长,并与多种细胞蛋白结合,促进病毒基因组与宿主DNA的整合.对于HPV繁殖中,在宫颈癌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以及其转化细胞的机理,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E5在HPV自然感染中起何种作用至今仍不清楚,因此对HPV16 E5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广泛深入研究非常必要.E5的研究远较E6、E7为少,尤其是E5的分子克隆在国内未见报道.本室已成功建立HPV16 E5基因的原核表达株,对真核表达pcDNA3-E5克隆的构建,将为制备特异性核酸探针,检测E5基因在正常和病变组织中的存在状态、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材料,为深入了解E5的免疫学特性、生物学功能、病原学诊断及E5疫苗的研制做好了准备.
人乳头瘤病毒 HPV16 E5基因 无性繁殖系 分子克隆 癌基因 原核表达 宫颈癌
朱青 韩苏夏 曹春霞 杨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西安,71006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33-38
200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