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应力分析在江汉薄油层压裂过程中的应用
经过长期的水力压裂理论研究及现场实验,已证明了压裂后所产生的支撑裂缝改变了油藏的渗流状态,改变了原井网的环境和条件.其中人工裂缝的几何形态及方向、裂缝有无可能上下延伸到上下遮挡层内或穿透遮挡层、水力裂缝与注水井的位置关系等方面,都与油藏的地应力分布情况密切相关,而在地应力场的研究过程中,对于油层薄、隔层薄的单井而言,分层应力剖面的研究对该类储层的改造方案的设计及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江汉油区低渗透油藏中薄油层区块储量占低渗透油田总储量的50%左右,这部分储量具有油层薄、隔层发育、小层多的特点,这类地区通常物性较差,投产初期,油井均需进行压裂改造,以往由于对地应力场的研究不够,改造规模普遍较大,最高加砂强度达到10m3/m,平均砂比均大于30%,注水开发后,表现出注入水沿人工或天然裂缝方向突进,影响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本文针对这一类薄油层地区进行了地应力测试及分析,特别是单井纵向上分层地应力剖面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地应力分析对薄油层地区压裂的重要性,介绍了江汉薄油层地区分层地应力剖面的建立、分层地应力剖面在薄油层压裂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水力压裂 地应力分析 薄油层地区 分层地应力剖面
黄亚杰
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92-399
2005-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