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储层孔隙空间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将油气藏空间三维模型划分为数字岩心和孔隙网络模型两大类.介绍了采用物理实验法和数值重建法构建数字岩心的基本原理,并系统地阐述了各种数值重建法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物理实验法和数值重建法的优缺点:前者所建模型质量高,但不易推广;后者简便易行,但模型准确性有待提高.根据拓扑特征将孔隙网络模型划分为规则拓扑网络模型和真实拓扑网络模型两类.介绍了规则拓扑孔隙网络模型中孔隙、喉道的几何表征方法及其尺寸大小的赋值方法,分析了Bethe网络特征并将其划归规则拓扑网络模型一类,阐明了真实拓扑网络模型的特点及其构建思路.对比分析了两类网络模型的优缺点:前者构建方法简单,理论发展较成熟,但模型拓扑性质严重偏离真实情形;后者具有类似真实岩心孔隙分布的拓扑性质,但构建方法复杂.探讨了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形理论在数字岩心构建过程中的引入及真实拓扑网络模型的迅速发展.

储层孔隙空间 孔隙网络模型 数字岩心

姚军 赵秀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国内会议

“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提高采收率中心指导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2006年年会

青岛

中文

1-9

2006-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