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高效气藏形成之我见

能量场环境、成藏作用过程以及地质要素构成形成的3大要素.关键时刻三要素的耦合作用对高效气藏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以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效气藏为例,通过能量场的数值模拟,分析油气成藏关键时刻的能量场环境控制下所发生的烃类生成、运聚以及储层等要素演化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早侏罗世是二叠系烃源岩大量成油期,源-储剩余压力差达到20~25MPa,断层沟通油源,油气在飞仙关组大型古构造圈闭内聚集成大型古油藏.中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巨厚堆积,使得古油藏发生裂解成气,古油藏成为高效气源灶;同时,高温环境下发生的TSR作用,产生大量H2S等酸性气体,使得古油藏范围内的白云岩储集层发生深部溶蚀作用,储层物性得以改善,保障了气藏的高产与稳产.

四川盆地 油气藏 能量场 数值模拟

汪泽成 赵文智 张水昌 王红军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480-492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