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土保持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吉林省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在粮食经济发展方面,一直保持着全国领先水平,为解决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民收入不高.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量应用化肥和农药,有机肥应用比例过小,农民种地不养地的习惯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作为耕作层的黑土资源已在逐年流失,如果按照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再过几十年,黑土地就有流失殆尽的危险.1998年洪水过后,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并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规划中把水土保持工作排在了主导地位.吉林省政府也提出了要把吉林省建设成生态省的目标.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水土流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土保持是保护水土资源,抑制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环境容量,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长期面艰巨的任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水土保持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土地荒漠化

李秋梅 张显双 张文平

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 敦化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国内会议

2006中国科协年会

北京

中文

56-59

2006-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