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村宅基地集约化利用的新机制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农村耕地面积开始出现大幅度减少,如何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又能保持全国耕地面积的总量平衡,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分散、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复耕,提高其集约化利用的程度.但是,目前各地农村宅基地复耕工作并不顺利,宅基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很低,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现行农村宅基地只能自用、不能流转的制度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能流转,一方面导致许多分散居住的农民不愿意搬迁到中心村、镇,另一方面一些进城后的农民虽然已经不在村里居住,但情愿让旧宅基地空置,也不愿意退还给村集体统一复耕,造成宅基地的极大浪费. 因此,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农村宅基地集约化利用的新机制,无论是在保持我国耕地面积总量平衡,还是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现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引发的主要问题、构建农村宅基地集约化利用的新机制、实行新机制需要配套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等内容.

农业经济学 农村宅基地 集约化 耕地管理

张建华 沈叙元

嘉兴学院,314001

国内会议

2006中国科协年会

北京

中文

457-461

2006-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