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变线暴雨过程中湿位涡的中尺度时空特征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V3.6,对2005年9月19~21日发生在山东中南部的区域性切变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模式输出资料,结合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副热带高压、低空切变线、弱冷空气相互作用引发的.又通过对湿位涡的分析,揭示了暴雨过程中湿位涡的中尺度演变特征和空间结构,表明暴雨的发展与湿位涡有很好的联系.θse面陡立易导致湿斜压涡度的发展,形成θse陡峭密集区,密集区内暴雨容易发生.湿空气对流活动层仅能达到500hPa~600hPa的高度,若对流层中低层MPV1<0,同时MPV2>0时,易产生暴雨.
切变线 湿位涡 时空特征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吴君 汤剑平 邰庆国 石莹 裴洪芹
临沂市气象台,山东临沂,27600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21009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814-820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