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同下垫面覆盖的微气候效应
本文选取位于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站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并以不同季节的平均气象资料为模式初始输入,用数值模式方法模拟水体的微气候效应,结果表明,城市中的水体对其周边的小气候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水体附近的温度日变化幅度最大,交通区次之,商业区最小.水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上风岸2km以内和下风岸9km以内,以2.5km以内最为明显.离岸越远影响越弱.水体面积越大对环境影响越大,单块的小于0.25km2的水体对环境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多块、密集分布的小面积水体会对环境的降温增湿效果更显著.与其它湖泊邻近的面积1.25km2的水体,可以使2.5km之内温差幅度0.2~1.0 ℃,水汽比含量增加1e-4~7e-4 g/kg.相对孤立的面积2 km2的水体,可以使1.0km范围内降温幅度0.6℃,水汽比含量增加1e-4~4e-4 g/kg.增加水体使地面风速增加,一般能使风速增加0.1~0.2 m/s.对于草地来说,增设1.25km2的草地面积使得下风方0.50km内温度降低0.4℃,使得1.0km范围内温度降低0.2℃,可以使得2km之内比湿增加1.5e-04~3e-04 g/kg.单块的大面积草地与多个零散的小面积草地(0.25km2)产生的降温效应几乎相同.由于增设的草地面积相对小,所以草地对环境风速的影响不明显.
城市水体环境 下垫面覆盖 微气候效应 降温增湿
李书严
北京市气候中心,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73-186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