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百余年来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分析

本文研究了百余年来影响福建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异常年份的海气背景场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百余年来福建经历了三次少台期和两次多台期,转折点分别为1902,1931,1955和1971年1,其中1971年为影响福建热带气旋年频数变化的突变点.影响福建热带气旋频数具有准13年的中周期振动和准4年和准2.5年的短周期振动,尤其是4年的短周期振动最为显著.(2)影响福建热带气旋异常偏多(少)的年份,夏季500hPa高度场上,鄂霍次克海地区位势高度偏低(高),从高纬到低纬呈”-+-”(”+-+”)的距平型,纬(经)向环流占优势,西风带低槽偏北(南),副高北界偏北(南),副高脊线偏北(南);赤道中、东太平洋为明显的带状负(正)SSTA距平区,同时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源区和西北太平洋上皆为正(负)SSTA距平.由此可见,影响福建热带气旋频数多寡不仅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区的海温有关,同时大气环流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进而影响福建TC频数的变化.

变化特征 热带气旋 福建省

高建芸 江志红 游立军 张容焱

福建省气候中心,350001;福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0044,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0044,南京 福建省气候中心,350001,福州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1909-1919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