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郑州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与诊断预报

选取2004年夏季出现在郑州市的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常规气象报文和NCEP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单站要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各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了不同天气形势下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关键因素及其预报关注点.分析表明高空西北气流控制或华北低涡形势下大气的对流不稳定能量能够得到快速积累.当大气已经具备较强不稳定能量时,850hPa及以下层次能否出现辐合系统是对流发生的关键.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对于强对流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而大气排熵指数、风暴风力热力估算参数、垂直风切变、大气可降水量等物理量和大气对流参数可用以判断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类型和强弱.

强对流天气 大气排熵指数 风暴风力热力估算 垂直风切变 郑州地区

吴蓁 赵培娟 席世平 范学峰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1800-1808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