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中游特大暴雨形成的物理图象和机理

利用静止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分析了1981~2004年6~8月发生在长江中游的14场特大暴雨过程,认为在这些特大暴雨过程发展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水汽输送,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液态水输送,表现为特大暴雨区的上游方向,在850hPa和700hPa存在一个或几个中尺度的水汽(近饱和)和液态水(饱和)源,在这些暴雨过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些源持续向暴雨区输送水汽和液态水.特大暴雨的触发系统多为中尺度涡旋和高空急流.分析总结了长江中游特大暴雨过程的若干卫星云图环境云场特点和形成发展过程的物理图象特征,并进而讨论了特大暴雨形成的机理,认为特大暴雨是由中尺度涡旋或高空急流东移叠置在”露点锋”上或暖湿空气上触发而成,CISK是其主要作用机理,”露点锋”在特大暴雨的触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暴雨 卫星云图 降水机理 系统降水

王登炎 周小兰 汪晓滨

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430074 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595-607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