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藏高原与华北平原地区温度、CO2通量谱特性的比较分析

本文采用经验摸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对采集于青藏高原和华北平原的温度、CO2通量数据的谱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农业试验站(29°41”N,91°20”E,3688m a.s.l.,青藏高原)1994年涡度相关观测记录和禹城农田综合试验站(36°57”N,116°36”E,28m a.s.l.,华北平原)2002年涡度相关观测记录.主要结果为:1,提取了不同海拔地域的温度和CO2通量数据序列所包含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2,对得自原始数据序列的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关于不同海拔地域温度及CO2通量数据的Hilbert谱;3,EMD分析表明不同海拔地域的温度和CO2通量数据具有不同的谱特性,并计算了各量的特征频率。

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函数 Hilbert变换 CO2通量谱 小麦生长

姜朝阳 于强 类淑河 王天铎 孙晓敏 张仁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青岛海洋大学数学系,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32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1025-1031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