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秋季IOD与ENSO间相互关系及其对次年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
利用NCEP 1951~2000年月平均海平面温度、海平面异常温度,及相应中国160站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和Nino3指数间相关季节不同,以秋季相关最为显著.前期秋季综合的两种指数与次年6月长江中下游降水的相关要好于单一指数与降水的相关.合成分析发现,秋季同时有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和印度洋偶极子正(负)位相事件发生到次年6月都伴随着中高纬度(30°~40° N,110°~160° E)增强(减弱)的海陆温度梯度和菲律宾反气旋(气旋)异常,对应着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偏多(少).选取秋季同时有两事件发生和秋季单纯EI Ni(n)o事件发生的个例年的次年6月垂直速度场、水汽输送场比较分析,发现两事件同时发生使得水汽输送,垂直速度都加大了,尤其在日本南部;并且菲律宾附近反气旋的发展强烈。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 厄尔尼诺 拉尼娜指数 长江中下游 降水
李琰 王亚非 魏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006-1017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