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南亚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用Chen等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的月降水资料(PREC/L和PREC/O),采用加权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和旱涝面积指数分别划分1948-2002年东南亚地区年、季的旱涝年,并对划分的旱、涝年进行了旱涝年差异的Monte Carlo检验.研究了东南亚地区降水与ENSO的关系,指出东南亚地区年、秋季和冬季的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比较密切,春季降水与其关系稍差一些,夏季与ENSO事件没有明显的联系.研究了东南亚地区旱涝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指出1948-1959年期间除了夏季早年比涝年多以外,年和春、秋、冬季都是涝年明显多于早年,60年代年、四季的旱涝相差不多,年和夏季在70年代涝多于旱,春、秋、冬季旱涝相同;1980-1989年是早年的多发期;1990-2002年期间旱涝年频繁爆发,早年多于涝年.通过计算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趋势系数,得出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量大都存在下降趋势,其中年和秋季的下降趋势很明显,春夏两季存在弱的下降趋势,而冬季则有较弱的上升趋势.

东南亚地区 旱涝 降水 年代际变化 分布规律

郭丽娜 施能 朱兴明 张立波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青岛市气象台,山东青岛,266003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青岛市92635部队气象台,山东青岛,26604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691-698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