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地区夏季雷暴大风天气的分析与应用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北京地区2004~2005年夏季和2006年5~6月出现的9个雷暴大风日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位能(CIN)以及垂直速度(ω)的平均廓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雷暴大风发生之前,CAPE有一个明显增大的过程,表示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和上升气流强度的加强以及对流的发展,与之相对应,CIN有一个减少的过程.垂直速度平均廓线显示,在雷暴大风发生前,大尺度环境场的低层一般为上升运动,中层为弱下沉气流控制,之后随着不稳定层结的破坏,下沉气流逐渐降低至近地面层,雷暴大风天气多发生在06UTC-12UTC时段内,且三个物理量相互配合可以很好地预报雷暴大风潜势.而认真分析不同类型雷暴大风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尤其是多普勒速度图像是做好雷暴大风临近预报的关键.

雷暴大风 对流有效位能 对流抑制位能 垂直速度 多普勒雷达 平均廓线 北京地区

王科 张庆红 梁爱民 申红喜 李秀连

民航北京气象中心,北京,10062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82-90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