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南前汛期一次强对流程的诊断分析

本文运用2.5°×2.5°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5月1-2日华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天气形势、Q矢量、螺旋度进行诊断分析;再通过1°×1° NCEP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对不稳定度、水汽输送、抬升条件三个强对流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其中,Q矢量散度和风暴相对螺旋度对这次强对流过程有较强的指示意义;而模拟结果中K指数、涡度、位涡、700hpa流场的分布和演变可以较好地揭示此次强对流过程的发展.最后,通过对比模式计算出的向外长波辐射(OLR)和NOAA-CIRES提供的1975年到2005年31年间5月份OLR平均图,初步探讨模式的可预报性.

强对流过程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文丹青 黄波

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广州,510405 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广州,510405;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广州,510275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245-255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