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大气的CFC-11,12,113以及HCFC-22的浓度水平以及变化趋势
珠三角地区CFC-11,12,113以及HCFC-22总体上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深圳,香港,澳门,广州)浓度较高.17个广州-海南沿途观测点4种气体(除HCFC-22外)的浓度分布整体较为集中,其中CFC-11和CFC-12在个别观测点(如新梅和关塘)出现异常极大值.2001年3月7日至3月8日,广州3种CFCs(除CFC-113外)以及HCFC-22的日变化幅度较大,但未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鼎湖山日变化幅度小,整体变化趋势平缓.广州CFCs和HCFC-22均表现出较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峰值出现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各卤代烃的月均值与气温呈正相关,主要是因为这类物质作为制冷剂、发泡剂,气雾剂等,其相关设备在气温高的夏秋季使用频率较高.初步估计表明,从1997~2005年,CFC-12和CFC-11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只有CFC-113浓度逐年下降;HCFC-22浓度则持续不断上升.
大气污染物 臭氧层损耗物质 温室气体 氟氯烃 HCFC-22 浓度水平 变化趋势 岭南地区
张芳 王新明 李龙凤 易志刚 Donald R.Blake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436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74-481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