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肿瘤显像剂:2-18F氟乙酸临床前研究
早在80年代就合成2-18F-氟乙酸盐,直到近几年2-18F-氟乙酸盐的临床价值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尝试将之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氟乙酸盐在体内的代谢同乙酸盐相似,先将之转化为氟乙酸,与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结合,生成氟柠檬酸,但肿瘤摄取详细机制不详。本研究通过正常及荷瘤鼠研究2-18F-氟乙酸盐体内代谢及荷瘤动物的分布,研究了肿瘤摄取2-18F-氟乙酸盐机制及用于不同肿瘤显像的可能性。
肿瘤显像剂 18F氟乙酸 前列腺癌 荷瘤动物实验 影像诊断
张锦明 田嘉禾 姚树林 刘晓飞 刘振峰 郭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
国内会议
牡丹江
中文
258
2007-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