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及术后参数优化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指导选择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人群及参数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方法: 13例缺血性或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存在心脏运动不同步后施行CRT治疗,术中尽可能将导致植入最晚激动位点.术后再次应用超声评价心功能和心脏运动同步性,指导参数优化并与优化前比较.首先参照左室充盈时间(LVFT)和二尖瓣血流频谱优化AV间期,然后优化VV间期.后者的候选值包括0 ms、左室或右室提前4~60 ms,以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AO)最大、同步性最佳时的VV间期为优化VV间期. 结果: 13例患者术前均存在超声证实的心脏运动不同步,其中12例患者成功植入CRT.与基线状态下相比,CRT后血流动力学和同步性改善.超声指导下的最佳AV间期128.3 ms(110~150 ms);最佳VV间期除1例患者设置为0 ms外,其余均为左室提前激动,平均为左室提前激动7.9 ms(0~20 ms).与优化前比较,优化后疗效更为显著. 结论: CRT可以改善伴有心脏运动不同步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同步性,而优化参数将使得上述疗效进一步增强.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房室延迟 室间延迟 组织多普勒

牛红霞 华伟 张澍 王方正 陈柯萍 陈新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次学术双年会

南京

中文

71-75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