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脏同步化治疗建议——CSPE2006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尽管近年来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相当数量患者疗效不佳.而90年代发展起来的起搏治疗,尤其是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以其卓越的疗效逐渐成为一种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之所以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起搏治疗,主要是因为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合并传导异常,导致房室、室间和/或室内运动不同步,反映到ECG上表现为房室阻滞、室内阻滞或束支阻滞,尤其是LBBB.而CRT通过在传统右心房、右心室双心腔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放刺激,能够实现正常的心房、心室电激动传导,以改善心脏不协调运动,恢复房室、左右室间和左室室内运动的同步性.本文论述了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的植入、CRT参数优化的意义以及CRT-D的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 起搏器治疗 同步治疗装置 药物治疗

张澍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次学术双年会

南京

中文

16-19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