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旬阳县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初探

旬阳县地处陕西东南部,小麦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0万亩,小麦条锈病作为麦田的重大病害,对小麦生产造成极大威胁.据记载,自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旬阳县先后经历了4个较大的流行阶段,10个较重的流行危害年,造成一批批骨干品种,因抗性丧失在生产上垮台,使麦生产遭受惨重损失.1985年以后引进抗病品种后,十余年没有发生条锈病的流行危害,小麦生产呈持续增长趋势,总产从1985年4.29万吨,上升到1995年的6.83万吨,净增2.54万吨,增长69.05%,年递增10.47%.1996年夏初我县局部麦田又开始发病,面积4.6万亩,开始了条锈在我县的第五次大流行.由于旬阳的地理位置属南北过渡地带,是连接着四川和湖北小麦条锈病菌的回流地带,因此该病在当地的危害频繁,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确保小麦安全生产,本文对该病的监测和综合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基本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小麦条锈病 综合治理 病害防治 抗病品种

陈和润 潘鹤梅 高其琴 曹甲侠

陕西省旬阳县植保植检站,725700

国内会议

第二十二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

厦门

中文

270-274

2006-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