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迷走神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调节在心房电重构中的变化

目的: 心房电重构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迷走神经与房颤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迷走神经与心房电重构关系的研究尚少.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迷走神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调节在心房电重构中的变化. 方法: 成年杂种犬9只,麻醉后分离双侧颈部交感-迷走神经干.给予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的影响.在右心房(RA)、冠状静脉窦(CS)和右心室(RV)放置多极导管.消融希氏束完全阻断房室结并植入右室临时起搏器.通过RA导管进行600次/分的起搏30分钟构建急性心房电重构模型.在心房电重构前后测量基础状态(无迷走神经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下的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和房颤易感窗口(VW). 结果: 在基础状态下,ERP在心房电重构后明显缩短(冠状静脉窦远端的ERP分别为97.78+16.41 vs85.56±15.90 ms,P=0.005;高位右心房的ERP分别为100±20.62 vs 82.22±19.86 ms,P=0.021).迷走神经刺激下,ERP在心房电重构后也明显缩短(冠状静脉窦远端的ERP分别为48.89±32.96 vs 28.89±16.16 ms,P=0.034;高位右心房的ERP分别为48.89±29.34 vs 25.56±8.82 ms,P=0.053).基础状态下,在心房电重构前后均不能诱发房颤(VW接近0).迷走神经刺激时,房颤易感窗口在心房电重构后明显增大(冠状静脉窦远端的VW分别为24.44±23.51 vs 52.22±23.80 ms,P=0.009;高位右心房的VW分别为23.33±19.36 vs 38.89±13.97ms,P=0.0007). 结论: 短期的心房电重构能够缩短心房的有效不应期.心房电重构伴随着迷走神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调节发生改变,导致迷走神经介导性房颤的易感性增加.

心房颤动 迷走神经 心房电重构

赵春月 张树龙 高连君 赵宏伟 肖明 尹晓盟 李世军 林治湖 杨延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大连,116011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次学术双年会

南京

中文

91-95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