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新的大肠癌负相关基因的研究
自1991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浙江分院种瘤研究所应用减式杂交技术(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建立正常大肠粘膜与大肠癌之间的减式杂交,即通过cDNA-mRNA杂交,去除两种细胞相同的转录产物保留那些由于差异表达而无法配对的CDNA,以结肠癌病人的”正常减癌”的减式探针乾地反复四轮筛检,克隆那些正常大肠粘膜中表达而在大肠癌降低表达或不表达的基因,建成了大肠癌负相关的cDNA文库,得到了46个克隆,对该46个克隆进行了部分序列测定(200-400 bp不等),核对1993年版本NCBI Genbank,发现其中32个克隆与免疫球蛋白高度同源或完全同源,14个为编码其他基因.在同源性较低的3个克隆SNC6, SNC19及SNC73作了进一步测序,于1994年11月和1995年2月分别被美国NCBI作为新基因接受,同源性各为50%及55%,登录编号为HSU17714 (SNC6), HSU20428 (SNC19 )及AF X X X X X X。本文论述了对这两个新基因已进行了结构、定位、表达及研究的情况。
大肠癌 负相关基因 减式杂交技术
郑树 蔡心涵 曹江 耿礼义 郑雷 张颜明 施正政
中国医学科学院浙江分院肿瘤研究所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9-42
199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