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述略

《永乐大典》自诞生以来似乎就注定了命运多舛,正本杳无踪迹,副本历经明清两朝的兵燹之后,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藏《永乐大典》的翰林院渝为战场时几乎全部被毁. 1912年,在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的鲁迅先生的建议并努力下,劫后余生的64册《永乐大典》中的60册,交由北平图书馆收藏,才使这60册《永乐大典》找到了它们的归宿.这是入藏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的第一批《永乐大典》。 自第一批《永乐大典》收入国家图书馆以来,国家图书馆对散落各处的《永乐大典》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蒐寻,期望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尽到自己最大的力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蒐寻,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已经收藏有221册《永乐大典》,占到全球范围内约400册总藏量的半数以上,使《永乐大典》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国家图书馆对《永乐大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将他与”殷墟甲骨”、”敦煌写经”、《四库全书》一起,列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作为镇馆之宝而精心保管着.同时,为了让存世的《永乐大典》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出版、数字化、修复等方方面面做着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以期这一历经劫难,保存下来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産在今天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永乐大典 国家图书馆 编纂 文化遗产

陳紅彦

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

国内会议

永乐大典编纂600周年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56-263

2002-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