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文物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浅谈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给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带来空前的挑战与机遇.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数量之多、价值之高远远超出了过去的估计和想像,而对它们进行抢救、保护的任务之重、时间之紧、困难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自1997年开始抢救性发掘保护三峡文物工作以来,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方面已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和巨大收获,展开了众多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形成了丰厚的文物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凝聚着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见证了长江文明的发展历史,具有惟一性和独特性.对人们全面认识三峡地区的人文历史,从而进行长期的综合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历史不能重现,文物不能再生.三峡文物遗址不仅具有不可再生的一般文物特性,更由于水库建成以后,175米以下的文物都将被淹没,即使那些实施搬迁保护的地面文物,其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三峡文物还具有不可再现的特殊性.为此,如何管理与利用好三峡文物档案资料,关系到三峡文物资源的作用发挥、价值体现、文明传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同样也是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与重点所在.本文就三峡文物档案资料的管理与利用两个方面问题试作浅谈。

三峡文物遗址 文物档案管理 文物档案利用 文物保护 出土文物

范晓岚

重庆市文物局三峡办

国内会议

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349-356

200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