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分为电针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用Allen改良法撞击致SD大鼠脊髓T12损伤,分别予电针和单纯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0天,应用HE染色观测伤后30天伤段脊髓空洞面积,采用斜板试验和运动功能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1周和4周,电针组后肢运动功能测定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P<0.05).伤后30天,电针组伤段脊髓空洞面积明显小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P<0.01). 结论:电针能减少脊髓损伤后伤区的坏死,且优于单纯针刺组.
脊髓损伤 电针疗法 神经功能 脊髓空洞面积
葛林宝 李祖剑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8-51
200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