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我室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应用多种实验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及临床验证,对督脉穴位针刺的抗脑缺血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在急性脑梗塞患者(162例)中,比较了中西药物加针刺(人中、百会)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塞区CT图象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穴位(特别是头部督脉)对”中风”具有肯定疗效.实验研究提示,针刺除在超早期可改善血供,减少水肿及局部出血或缺血的直接损伤外,还可通过对神经递(调)质、细胞内信使和因子及核内基因的调整作用而起到神经保护效应,减轻和延缓缺血时神经毒所致的细胞损害和死亡,并可能促进其修复.

缺血性中风 针刺疗法 神经保护效应 临床疗效 督脉穴位

程介士 曹小定 黄显奋 郭景春

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WHO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上海,200032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上海中外针灸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44-47

200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