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宋元时期的数学教育

据史料记载,北宋算学教育制度始于元丰七年(1084),同时刊刻《算经十书》,以作教材.虽由于理学家李(寿)等人的反对,于一年半后废止,但终于在崇宁三年(1104)”将元丰算学条制,修成敕令”,并于当年在国子监内设立算学馆,”生员以二百一十人为额,许命官及庶人为之”.不久以后,在校学生达260人,包括上舍30人,内舍80人,外舍150人.主讲的博士数目超过唐代,达到4人.此外还有学正(掌规章制度)、司计(掌饮食支用)、司书(掌书籍)、直学(掌文籍和学生出入)等专职人员.算学馆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数学系.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地方学校,进行正规的数学及文史教育.官府按国家规定拨给各校一定数量的农田,称”学田”,学田收入便是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这种官方数学教育一直延续到北宋朝廷南渡,对数学知识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普及正是提高的基础.本文介绍北宋及金代的数学教育 以及元代的数学教育。

宋元时期 数学教育 算经十书 数学知识普及 数学史

孔国平

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北京,100717

国内会议

第五届汉字文化圈及近邻地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192-196

200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