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动中心低速风洞在ARJ21研制中的作用

自2005年起,国内自行研制的ARJ21支线机在气动中心低速风洞中进行了一系列风洞试验,计有8米×6米风洞的1:6大模型全机测力、测压及铰链力矩试验、Φ3.2米风洞的1:13模型平尾深失速及平尾PIV流态显示试验、4米×3米风洞的1:12模型增升减阻、结冰影响等内容.上述试验中,使用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支撑及不同类型的天平,但各期试验数据协调相关,主要表现为各期试验巡航构型升、阻特性协调,各状态试验横向试验数据协调,加长机身后气动特性增量符合规律,方向舵效率、平尾效率、升降舵效率、副翼效率相当,飞行扰流板特性变化规律一致等.通过平尾深失速PIV研究,得到了该机大攻角平尾区流动特性,而铰链力矩试验则是国内迄今为止测量舵面最多的试验,增升减阻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机身整流鼓包.风洞试验数据已全面运用到ARJ21气动性能、操稳及载荷设计中.

风洞试验 大型飞机 低速风洞

杨远志 张辉 黄勇

气动中心低速所,四川绵阳,622662

国内会议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

深圳

中文

525-529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