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游憩机能分析——以台北市中山美术公园为例
「景观」一词在今日社会被多元地使用着,举凡农业、交通、小区与休闲活动都需要景观配合;一个稳定的城市发展除了因空间需求、机能需求之外,还需要自然景观组成支持系统,形成稳定的生态都市环境空间.公园绿地与城乡环境及生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公园绿地及开放空间的存在,才能确保都市生态的完整、健康、特色等特性,同时亦能满足安全防灾以及提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本文以台湾省台北市中山区大型都会公园为例,透过对此公园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的了解,探讨公园景观质量以及使用机能性,除了落实都市之绿地指标之外,文中以问卷调查方式来提出相关建议,以提供未来维护管理及使用层面的参考.一般人对公园的映印象可能是绿革如茵,树影婆娑,人类常会渴望一片自然,闲步在鸟语花香的绿荫中可以暂时忘却城市的喧置,也需要软性的绿色植物来调和.另一方面,公园在城市也有其重要的物理功能,一是调节微气候;二是防灾蓄洪.故公园之所以被称为都市之肺,是因为公园里的植物,,净化空气,降低都市热岛效应的影响,调节微气候.
都会公园 公园绿地 都市绿地指标 维护管理 台北市 游憩机能
罗清吉 赵佩如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农村规划系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493-496
2006-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