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有机氯农药残留与健康风险评估
为了探讨有机氯农药对牡蛎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对2003年春季在广东沿岸15个贝类养殖海域采集的近江牡蛎样品,用气相色谱仪-石英毛细管色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0.25 μm)-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持久性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然后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α-BHC、β-BHC、γ-BHC、pp”-DDD、pp”-DDE、pp-DDT、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七氯和环氧七氯的残留量均低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限量;接触风险指数ERI和致癌风险指数CRI分别为4×10-7~4×10-2、1.17×10-5~8.97×10-5;每天每千克人体可以食用的广东近江牡蛎软组织重量,按可接受的致癌风险(CRI≤10-4)推算为4~51 g,15个采样点总体平均为9g;按可接受的接触风险(ERI≤1)推算为37~410g,总体平均为68g.
有机氯农药 致癌风险 接触风险 农药残留 牡蛎
甘居利 林钦 贾晓平 刘建军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上海水产大学,上海,200090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93-299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