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引种栽培研究初报
为建成我国牡丹品种资源圃,登录和评价国内外牡丹品种特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于2004年8月下旬至9月底,先后从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安徽宁国、甘肃兰州等地引种栽培了580个牡丹品种.通过对它们第一年生长、开花等状况的调查发现,其萌芽时间分早、中、晚三种类型,35%的品种有枯枝现象,个别品种的花色和原产地相比有所变化.从引入的品种来看,花色丰富,花期长.本文认为,选择适宜、准确的品种是引种的基础,引种后第一年就能正常开花且观赏性好的品种是国内外市场的迫切需求;选择适宜的引种季节、栽培地点、栽培方式以及科学的管理,是引种成功与否的关键.
牡丹 引种栽培技术 资源圃 北京植物园
刘政安 王亮生 舒庆艳 王志丰 韩小燕 姜卓 肖红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6-180
2006-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