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不同小麦品种氮营养效率差异及其机理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西北地区20世纪50~90年代15个耐肥性不同的主要小麦品种氮营养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小麦品种中,丰产3号,周麦9号,长武134在低氮和高氮下均可获得高产,是适应性较广的小麦品种;西农1376,6028,陕229对氮素累积量大,但体内氮的利用效率低,对土壤氮利用能力也差,需肥量大,氮肥利用率高,比较耐肥,适用于高肥土壤种植;低氮条件下,周麦9号、小偃6号属高产-氮高效型品种,而在高氮条件下,丰产3号、周麦9号、偃师9号属高产-氮高效型品种;低氮条件下耐瘠品种主要靠发达的根系和对NO3-有效利用获得高产,高氮条件下耐肥品种主要靠对肥料氮的吸收并在体内有效利用而获得高产.
小麦品种 氮营养效率 高肥土壤 耐肥性
杜建军 李生秀 王新爱 郑武乾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陕西杨凌
中文
205-208
2001-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