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政策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生态影响
本文系统论述了我国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变化,对我国土地利用产生的深刻影响。农村的土地承包制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和农户土地使用权的分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农业用地使用权不落实或频繁变动,是导致我国土地过度利用,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主要因素。土地使用权转让多轨并存,导致土地寻租和国家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国家垄断的土地征用制度、公益用地缺乏明确界定、对被征集体土地的补偿金过低等问题,是目前违规乱占、滥占耕地和盲目发展开发区、建大学城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土地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土地市场,经营性用地应退出政府征用范围,按市场规则运作。同时,应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用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切实关注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土地政策 管理问题 生态影响 土地市场
吕昌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270-275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