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肢神经肌支的显微解剖及在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为寻求解除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43侧成人上肢标本触剖观测.了解痉挛性脑瘫所致上肢痉挛性屈肘、旋前和屈腕畸形主动肌神经肌支的来源、直径、可分离长度及发出和注入部位. 结果:在43个上肢材料中,共观察到神经肌支485支,其中肱二头肌肌支117支,平均2.72支,肌支来源于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肱肌肌支118支,平均2.74支,多数来源肌皮神经,其余分别来源于桡神经、正中神经;肱桡肌肌支76支,平均1.77支,来源于桡神经;旋前圆肌肌支100支,平均2.33支,来源于正中神经;尺侧腕屈肌肌支74支,平均1.72支,来源于尺神经.它们的可分离长度分别为:肱二头肌肌支23.94mm、肱肌肌支21.63mm、肱桡肌肌支21.38mm、旋前圆肌肌支27.27mm、尺侧腕屈肌肌支21.70mm.神经肌支在起始与进入肌门处的横径比较(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神经肌支的横径考虑与神经所含数量有关.术中可在起始处选择性切断,切除的长度以术后不再出现神经再连接为度.

切断术 脑性瘫痪 肌痉挛 神经肌支 显微解剖

王伟 罗永湘

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锦州,121001

国内会议

2001年辽宁省首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

沈阳

中文

96-99

2001-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