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基础和现状 (2002年北京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研讨会主题发言)

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陶瓷科技考古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是这一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早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工学实验馆馆长周仁先生即进行了有关陶瓷科技考古的尝试.50年代始,他和他的学生们就对这一学科展开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应该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三代专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持续追求,业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从而为我国陶瓷科技考古学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也为中国古陶瓷的科技鉴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陶瓷万年以上的悠久历史、遍布全国的窑址遗迹,实可谓代有名瓷,地有特色.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以及奥妙无穷的科技内涵,使之无愧为中华文物中的瑰宝.长期以来,国内外收藏家、鉴赏家和著名博物馆一直将其列为重要藏品,致使其拍卖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中国古陶瓷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拍卖价格,导致了仿制品的出现,而近来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各类精仿名瓷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直接搅乱了文物市场.面对这一严峻局面,陶瓷鉴定专家和陶瓷科技考古专家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必须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通力协作、充分协商,建立一套多学科综合鉴定的模式,而这套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模式应能对大件器物进行无损可靠的鉴定.本文介绍了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基础和现状.

古陶瓷 陶瓷科技 窑址

李家冶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内会议

2002年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7-24

2002-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