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诊断治疗
肾间质无感染因子的全身性或肾外性感染引起的小管间质性肾炎称为反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reactive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1860年,Biermer在德国病理学文献上第一次报道与感染有关的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病例是一个死于腥红热的儿童.1877年,Klein在研究了23例腥红热病例的基础上,将上述病变诊断为间质性肾炎.1898年,哈佛大学Councilman的研究结果显示:与肾盂肾炎时肾脏的直接感染不同,上述间质性肾炎是无菌性的,提示这种间质性肾炎时细胞在间质的浸润是由于可溶性物质对这些细胞的趋化作用.这一观点在随后的50年内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这是反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本质。 目前,由于全身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日益增多。
肾间质无感染因子 反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肾脏
邹和群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肾脏病移植研究室,523110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40-42
200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