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技术分析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了解北京市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空间分布,初步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2004年至2005年HFRS病例个案资料,分析HFRS的空间、人群、时间分布特征.以北京市乡镇级行政边界矢量图层为背景,根据患者的家庭住址,建立病人发病地点矢量图层;应用SaTScan 6.0软件,标化性别构成,对各乡镇HFRS的发病情况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确定HFRS发生的高流行区域范围.在ENVI 4.0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和ArcGIS 9.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从2005年6月2 3日的Land Sat 7 TM卫星影象图中建立北京市2005年土地利用图;建立北京市植被影像图.分别叠加北京市乡镇行政边界图层于土地利用图、植被影像图、高程图,提取各个乡镇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平均校正植被指数、平均海拔高度.在SPSS 13.0中分析发病乡镇与未发病乡镇间的各地理环境因素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北京市HFRS病例以朝阳区最多,各乡镇年均发病率从0至33/10万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1.62,P=0.000).人群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占94.3%.职业分布处于前三位的是为农民、民工和工人.发病高峰在2月至6月,占总发病例的78%.空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HFRS病例成聚集性分布;高发聚集区包括36个乡镇;城乡结合部为HFRS的高发区域.发病乡镇与未发病乡镇的建筑面积比重、水域面积比重、林地面积比重、水田面积比重、海拔、校正植被指数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旱地面积比重、果园面积比重、水浇地面积比重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北京市HFRS发病空间分布呈聚集性,HFRS发病乡镇与未发病乡镇的地理环境因素存在差异,这为预防控制HFRS提供一定依据.
肾综合征出血热 地理信息系统 汉坦病毒 流行特征 空间聚类分析
赵文娟 曹务春 方立群 闫磊 冯丹 韩晓娜 杨红 贾忠伟 生甡 吴晓明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8-204
2006-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