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的最后阶段,是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通路,其特点是肾脏充满了纤维组织,临床上出现尿毒症.近年研究发现,无论是肾小球疾病,还是肾血管或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均与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慢性肾病进展有关,其损害程度可作为慢性肾病预后的指标. 肾小管间质病变以炎症细胞浸润、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为特征.肾间质纤维化是由于基质蛋白合成增加、降解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系浸润,以及致纤维化的细胞因子表达上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间质内大量基质蛋白积聚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目前认为,肾小球硬化、肾血管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是肾功能减退过程中的三个始动因素,因此临床上的防治措施主要为控制肾功能恶化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蛋白摄入、高脂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而随着对纤维化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化机制的不断认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不少进展.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 慢性肾病

张桦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

国内会议

2005珠海国际肾脏病学术周

珠海

中文

69-76

200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