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中Amur类汉坦病毒的发现
目的:确定我国大林姬鼠中是否存在Amur类汉坦病毒.方法:针对Amur类汉坦病毒M和S基因分别设计引物,从我国毗邻俄罗斯远东的吉林边境地区捕获的大林姬鼠肺组织标本中,用RT-PCR法扩增M和S基因部分片段,目的片段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序列用BLAST,ClustalX 1.83和MEGA3.1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我国东北大林姬鼠肺标本JilinAP06中分别扩增出长度383nt(M基因)和350nt(S基因)大小的目的cDNA片段,JilinAP06 M片段序列两两比对结果显示:其与汉滩病毒原型株76-118同源性仅为83.7%,与最近从吉林地区大林姬鼠中分离获到的Cjilin93株同源性为80.8%;而与我国病人来源B78株同源性最高,为97.2%,其次为我国人源株H5,Liu和H8205,同源性为:96.3%-95.2%;另外与俄罗斯大林姬鼠源的Amur类病毒AP63和AP1168同源性约为92%.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JilinAP06与Amur类汉坦病毒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S基因片段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基于M基因片段得到的结果一致.结论:我国大林姬鼠中存在Amur类病毒,并和俄罗斯远东地区Amur类病毒接近,很可能为我国Amur类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人群Amur类病毒感染的重要来源.
汉坦病毒 Amur virus 大林姬鼠
江佳富 张文义 姚昆 吴晓明 詹琳 左曙青 褚宸一 张泮河 曹务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7-125
2006-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